本文作者:站长

读书 人类行为的驱动力

站长 2021-04-12 149 抢沙发
读书 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摘要:  读书 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死亡是人类内心最深的恐惧,也是我们这个高智商物种独有的恐惧。关于死亡的恐惧,对我们的思想、情感、行为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刻且普遍的影响--无论...

 读书 人类行为的驱动力

死亡是人类内心最深的恐惧,也是我们这个高智商物种独有的恐惧。关于死亡的恐惧,对我们的思想、情感、行为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刻且普遍的影响--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。3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世界各地开展了长达30年、超过500次的实验研究,得到了很多有趣的结果:意识到死亡终至,法官会对妓女开出...

读书 人类行为的驱动力

作者是怎么通过实验来证明,文化世界观和自尊这两种心理机制,会影响人类行为,进而说明,为什么怕死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。
作为实验心理学家,三位作者设计了一种名叫“死亡将至”的实验方法,巧妙地解释了死亡恐惧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。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是,通过实验来模拟真实情景,观察实验对象的反应。但是要验证和死亡有关的理论可不容易。要怎么才能设计出合适的实验呢?毕竟不能真的把实验对象放在有死亡风险的环境中吧。作者的设计很巧妙,他们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,提醒一组人死亡终将到来这个事实,而对另一组的则不提醒,然后观察实验对象的后续行为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可以看到,那些意识到死亡难以避免的实验对象,会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。
我们先来看看,他们是怎么验证文化世界观、死亡恐惧和人类行为,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。他们用前面说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叫“审判妓女”的实验,具体来说,就是让一群法官去裁决妓女案件,然后决定保释妓女需要的条件。其实法官每天几乎都会去裁决类似的案件,但是在这个实验中,一组法官,只需要正常审判就可以,而另一组的法官,在判案之前要填写一份问卷,这个问卷一开始要求法官描述一下自己死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。说白了,就是在提醒这些法官,人都会死,请你现在想想自己要死的那一天吧。然后法官们稍作休息就回到庭上开始审判。我们的心理学家就想看看,这些意识到死亡终会到来的法官,会不会改变判罚的尺度呢?有人可能会说,结果当然不一样了,如果我们知道了大家都要死这么伤感的事实,心理肯定觉得人生苦短,得手下留情,说不定能够对嫌疑犯仁慈一点。但实验结果却恰恰相反,没有回答问卷的法官,认为嫌犯只用缴50美元的保释金就可以了。然而被提醒了死亡的那群法官,认为嫌疑犯应该支付9倍的保释金。
。。。
下载量 : 0  |  类型 : 压缩文件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作者:站长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xiazai.red/post/29197.html发布于 2021-04-12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下载集

赞(0)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49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